讓我們來回顧一段歷史,需從1935年說起到1948年,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生活和戰(zhàn)斗了13個春秋,領導和指揮全國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抗日戰(zhàn)爭和解放戰(zhàn)爭,譜寫了驚天地、泣鬼神的壯麗詩篇,從而奠定了新中國成立的基石,這就是革命圣地—延安。
如今的延安,已成為追尋革命先烈足跡,感受革命先烈艱苦奮斗歷程,重溫黨的光榮歷史,弘揚延安精神、增強黨性修養(yǎng)的革命教育基地。
2016年6月30日下午,我們作為一名革命理想的信仰者、“朝圣者”來到延安學習。第一站到達楊家?guī)X革命舊址。1938年11月至1943年5月,中共中央在楊家?guī)X繼續(xù)指揮抗日戰(zhàn)爭敵后戰(zhàn)場并領導了解放戰(zhàn)爭,領導了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,召開了黨的"七大"和延安文藝座談會。1942年在此建成中央大禮堂,1945年4月23日至6月21日在中央大禮堂隆重召開了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,選舉毛澤東、劉少奇、周恩來、朱德、任弼時為中央書記處書記,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主席、中央政治局主席、中央書記處主席。
從此,毛澤東一直擔任中共中央委員會主席,中共也成為僅次于蘇共的世界第二大黨。七大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時期召開的最后的、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會。下一站來到棗園革命舊址處,是中共中央書記處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所在地。棗園又名延園,現舊址大門石柱兩側尚有康生所書“延園”二字。離開了中央小禮堂,我們來到了毛澤東、周恩來等其他領導人的故居,那一間間樸素的窯洞,院子里普通的石桌,窯洞里簡陋的陳設,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我們偉大的領導人就是在這樣陰暗潮濕的窯洞里廢寢忘食,完成了一項項偉大的歷史使命。這是一種艱苦奮斗,不畏勞苦,為人民服務,無私奉獻的精神啊!美國記者斯特朗在她的訪問記錄中曾寫到:“黨的負責干部住著寒冷的窯洞,憑借著微弱的燈光,長時間的工作。那里沒有講究的陳設,很少物質享受??”。后溝西山下是講話臺和中央社會部舊址處宣讀了毛澤東發(fā)表的《為人民服務》的重要講話和重溫入黨誓詞。堅定樹立永遠跟黨走的信念。在這里我們要從張思德說起,1944年9月5日,他帶領戰(zhàn)士們在陜北安塞縣執(zhí)行燒炭任務時,即將挖成的窯洞突然塌方,他奮力把戰(zhàn)友推出洞去,自己卻被埋在窯洞,犧牲時年僅29歲。張思德事跡事例單獨拿出來都不是驚天動地的大事,都是些不顯眼小事瑣碎事,誰想做都能做得來。但是“老百姓通過張思德認識了共產黨八路軍是啥要干啥。干部戰(zhàn)士通過張思德懂得了該怎樣做人怎樣做事。為了悼念張思德,中央機關為張思德舉行追悼大會。毛澤東參加了追悼會,親筆題寫了"向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同志致敬"的挽詞,并發(fā)表了《為人民服務》的演講,高度贊揚了張思德完全、徹底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境界和革命精神。而我們用了多少年的口號“為人民服務”也是從這里發(fā)出的。
這里每一件普通的物品、每一個人物事跡的背后都蘊含著一段歷史,都隱藏著一個動人的故事……。弘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榮傳統(tǒng),勤奮學習、愛崗敬業(yè),傳承延安精神,爭做合格黨員。
版權所有:鄂爾多斯市水務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0477-3115300
蒙ICP備2021001258號-1 技術支持:內蒙古海瑞科技有限責任公司
官方公眾號
官方抖音號